Angelababy在电影《独立日2》中的表现,被网友讽刺为“还不及牛奶有存在感”。
虽噱头是“走向国际”,但ab离征服世界显然还有一段距离——在该片首映上,记者向导演展示了很多中国女星的照片,谁知他跳过了ab指着刘诗诗的照片说“这个女演员很好看”。
这份颇具特色的清淡典雅能被西方人赏识,吃瓜群众倍感欣慰。且不说演技如何,刘诗诗这张脸,在锥子脸横行的中国娱乐圈,算是一股清流了吧。
《步步惊心》里的古典端庄,显然比满是充气感的假脸更能撑起主角的气质。
但事实是,如今霸屏的主要还是群“v姐”。
美则美矣,稍显大同,以至于偶尔出现个“逆流”,就会刷起一波包子脸的赞美之歌。
V姐遍地走,锥子撑多久,说到锥子脸“发家史”,范冰冰算是典型了,她的脸一度是整形医院的范本。
而站在范冰冰前面的女人——陈漫,这个摄影师找到了范身上的闪光点,用ps突出她尖脸带来的美艳。
走起冷艳女王路线的“范爷”开始大炒话题,满天飞的“艳压”通稿估计把很多人洗脑了,越来越多人以她为美。从很多出道早的明星脸上,都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审(zheng)美(rong)趋势——“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糟糕的是,越到后期,这些人的崩坏照就会多一点。标准化生产线上的精致工艺品,终究还是少了那份自然和朴实。V姐越来越多,嫩模群体也在慢慢崛起,今天的诸多网红,很大一部分受过她们的影响。深邃的轮廓、性感的嘟嘟嘴、上镜的小V脸是标配,最高境界是混血。据说这个审美发端于日本模特桥本丽香,以她为本,香港出产了Angelababy,大陆出产了杨幂。
做嫩模不能将明星梦实现到极致,于是一批人进军影视圈。当这股新鲜的“锥子”血液成为话题女王,她们又一次影响了公众对“美”的认知。整容对比照成为网红嫩模标配。当然,要除开baby哦,毕竟人家可是权威验证过没整容的天然美女。
V脸并不是一日练成的,锥子还没被钉刻在影视剧中的时候,为人称道的美女有一百种打开方式。刘晓庆那时扮丫头还不会被群嘲:
宁静的大玉儿征服了咆哮的马景涛:
蒋“水灵”是琼瑶愿为其独创角色的心头宝:
紫霞仙子一个眼波流转成了多少直男的白月光:
还有龚雪、潘虹、江珊、陈红等诸多各有千秋的美丽模样:
妆容:演技不够,化妆来凑。影视技术的进步让电视画面变得高清,对演员脸蛋的要求随之变高:毛孔、粉刺、雀斑等瑕疵更容易暴露,因此妆容不可避免地越发精致。
《步步惊心》中女主角的痘痘在高清镜头下显露无疑。
以荧幕上的武则天为例:播出时期从上到下分别是1995、1999、2004、2011、2014年。
荧幕女演员的惊艳是非常现代的,看起来不那么具有可信度和辨识度,观众潜意识里不容易被“收买”,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是也。
2005年央视《大旗英雄传》中,韩国女演员饰演“水灵光”。
当年韩国人来中国拍古装剧,选的是靠近古典的长相,如今充满现代感的“韩国第一美女”来,却只剩颜值被丫鬟碾压的通稿。
2016年《武神赵子龙》里,韩国演员林允儿被指不及丫鬟美丽。可怕的是这份“精致”“惊艳”的现代感审美已波及到男星:齐刷刷的女主同款玫红唇和一字眉:
对这晃瞎眼的妆容,有分析说其“科学”依据是:演技不够,化妆来凑。据说现在推测影视剧人物是否黑化,就看他们的眼线眉毛是否冲到太阳穴、唇色像不像刚吃了人。可浓妆就一定能遮演技不足的丑么?不见得。
同样是赵丽颖,同样的黑化角色,浓妆的《花千骨》比起淡妆的《宫锁沉香》,表演效果深受妆容牵制,刷存在感的变成了化妆师。
老剧迷们常常怀念起过去的清流:回忆起当年那些淡施粉黛的美娇娘,各有千秋。古典剧该雅致就雅致:
历史剧该还原就还原:
仙侠剧该飘逸就飘逸:
当然,一味夸赞过往或被吐槽。很多以往影视剧形象也只是符合当时的审美,比如当年《还珠格格》时期就流行柳叶眉,可以说是影视剧引领了潮流,也可以说潮流改变了影视剧。有人说现在的影视剧像是画面五彩斑斓的涂鸦,而公认的大红大紫、杂乱撞色的用色方式,基本是从于正的电视剧开始的。
《新笑傲江湖》中,角色的衣服被称为鹦鹉装。
执行起来就是,色彩强一点,再强一点,对比度高一点,再高一点。或者就调成羞耻的阿宝色:
满屏blingbling,一个破功,人物就跟背景完美融合了诶。在画面色调上下足功夫,再怎样也能落得个画风唯美、制作精良的噱头。
说起来,影视剧是给人以娱乐,观众早已习惯了更精致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