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牛X的汉化组是不会一本正经的搞翻译的

情报姬

作者:面具

发布于2020-04-03 15:03:00 +订阅

  汉化组是一种神秘的群体。

  他们游走于漫画、动画、游戏、电影等各个领域。虽然组织庞大,旗下分部无数,但都各司其职,一些汉化组分工细致到只翻译某一种风格的作品,固定不变。

  所谓让热血的归热血,让搞笑的归搞笑,大家没什么事并不会串门,以至于很多时候,都不用看作品,只看汉化组的名字就能猜到作品本身的风格和口味。

  所以在某些领域,汉化组的名字完全可以用来衡量作品的堕落程度和读者的可接受程度。

  这一张冰山分布图就是标准的看番避坑指南,当然,如果癖好足够奇怪,它也能让你迅速发现同好。

  不仅是名字,许多汉化组独树一帜的翻译风格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反差萌到极点的儒雅随和翻译范。

  基本上看到这样的翻译,就知道是哪个汉化组翻译的了,见怪不怪了。翻译作品的汉化组找到了,微博:

  如此儒雅随和的人在翻译的时候肯定也会带几句抽象话的,而没有符号的抽象话是不完整的。

  这样翻译虽然抽象,但读者凭借网上冲浪多年的经验,还是略懂一二的,真要说看不明白,还得是北魏孝文帝汉化组的小篆翻译,离谱,就真的离谱。

  据说他们曾经被某个繁体汉化组嘲笑不会用正体字,于是一怒之下,直接用小篆翻译打脸,然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事实上,论语言学的造诣,汉化组的大佬们各个身怀绝技,曾经就有汉化组在翻译作品时碰到了堪比小篆的存在——蒙文咒语。

  如图所示,汉化组的大佬是真给翻译出来了,不是瞎编的,人家甚至还能找到出处。

  嗯,只是略微做了一下考据。

  不过有一说一,用不同的语言翻译作品其实是汉化组的常规操作了,天南海北的方言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只是没有小篆这么夸张而已。

  当然,一些方言的空耳也没比小篆好到哪里去,如果不是生活在对应地域的读者,估计也是看天书。

  而如果是熟悉的方言,翻译往往比普通话更加有力,直击灵魂,可以听得到声音的那种。

  来了兴致,约上几个不同地域的组员,一起翻一翻作品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事实上,卧虎藏龙的汉化组并非专精语言学一门,高数随手拈来。

  然而也有一些学习走火入魔的,时刻把握好一个女主的中心。

  快,马克思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如果说用不同的语种翻译是汉化组的趣味,那么玩梗就是汉化组翻译的另一大特色。

  从经典的谐音梗开始就秀得头皮发麻,本来是茱蒂在人海中拽住秀一,急切的询问是否是真的秀一,愣是翻译这样,关键是还无法反驳......

  曾经为所欲为的成语接龙,也死在了著名的“一个顶俩”。

  再到一度火热,犹豫就会败北,果断就会白给的只狼梗。

  许多经典台词也没有逃过汉化组的魔爪,重新放送,谁才是兵器谱排名第一位?

  甚至紧跟潮流,作为逍遥法外两年半的汉化组张三,在线教授什么叫化妆既遂。

  可以说不管是想得到的,还是想不到的,只要是梗,就能用到翻译里面。

  而玩梗又和吐槽形影不离,有花式玩梗的,就有灵魂吐槽的,虽然汉化组是专业的,但总有忍不住的时候。很多时候,看汉化组吐槽也是追漫画的乐趣之一。

  就比如面对男主庞大后宫阵容的时候,羡慕。

  又比如碰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但那种心情又曾经经历过,和放不下基地一样难受。

  有时某些角色的既视感强烈,总让人产生错觉,也是不吐不快。

  不仅是角色,某些场景的相似度也极高,汉化组还专门配图说明,一模一样。

  配图还只是小儿科,汉化组甚至可以把BGM毫无违和感的配到漫画里,无缝连接。

  说白了,这些就是汉化组在翻译的同时找找乐子,翻译终究是个辛苦活,尤其大部分汉化组还是用爱发电,所以作品中稍微夹带点无伤大雅的私货,读者们还是一笑而过的。

  至于那些特别离谱的,抱着猎奇心理瞄一眼就完事了。

  其实也有两全其美之策,许多汉化组对作品本身的翻译尽职尽力,但在开头和结尾,用番外的形式搞事。

  开头做张海报,弄个无奖竞猜效果一样拉满。

  结尾搞个小剧场,整点活,读者也看得美滋滋。

  甚至跟汉化作品本身一样值得期待。

  不过,这种最常见的还是花式招人了。

  女装招人都是传统艺能,感觉汉化组不是在招人,就是在准备招人,难啊。

  不过即便困难重重,依旧有很多汉化组在坚持,将更多的作品带给读者。

  不说别的,就冲这份心意,下次看到奇怪的翻译,也请宽容一些。

  --- End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打开游侠APP查看更多精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