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词儿更新的速度显然已经超过了初中背英语单词的速度。 光是记住aspect的功夫,可能已经完全看不懂网友们在讨论什么了。
打工人一边被职场PUA一边内卷然后躺平了,过会儿茶艺女心疼giegie背后原因令人暖心了,再过会儿舔狗发现自己是小丑直接社会性死亡了……
每当这些新词儿出现,都会一阵恐慌三连问:我不会又落伍了吧?这不会是在说我吧?我不会又成了受害者吧?在刚刚因为搞懂了privilege沾沾自喜之时,又一个新词引起了恐慌——福瑞(furry)控。
新词儿的出现对人的影响实在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一如刚弄懂“内卷”时觉得有人在卷我,在看到“福瑞控”这个词之后,突然就觉得自己被福瑞包围了,而那些长毛的事物竟然也渐渐变得眉清目秀了起来。一个非常严肃的自我拷问此时浮现在脑海—— 我,是福瑞控吗?
对着好莱坞制作的《猫》义愤填膺破口大骂,洋洋洒洒四千来字吐槽过这部大烂片。
现在看着胡歌的福瑞装暗自窃笑,连自己都分不清引起窃笑的究竟是胡歌的美颜还是他身上厚重的兽皮。
你们究竟在让帅哥做什么?!
这只是陷入自我怀疑的开端。
在知道了“福瑞”这个词之后,霎时间发现这个世界仿佛已被福瑞包围。有时候甚至分不清这是大数据的见缝插针,还是世界本就如此。 上B站追番,《动物狂想曲》总在首页上等着被点开。
玩《怪物猎人》,直奔艾露猫撸了它个体无完肤。
登陆《王者荣耀》,梦奇直接来了个开幕雷击。
monki 呀 monki mamama monki dei
线上线下一个样,就连搭个地铁院办都时刻觉得福瑞控就在身边。
福瑞不仅悄无声息地闯进了我的生活,每个人还都有理由怀疑自己是福瑞控。你小时候沉迷过的《西游记》《猫和老鼠》《宠物小精灵》,还有你长大后磕过的《疯狂动物城》CP,都是你潜意识钟爱福瑞的证据。
喜欢看《西游记》到底算不算福瑞控?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你就已经是了,你对furry的理解恐怕还只是字面上的。 搞清楚自己是不是福瑞控,还得先从弄懂什么是福瑞控开始。
首先,“福瑞”是英语“furry”的谐音,本意是“覆盖毛皮的、毛茸茸的”,是个形容词。 但在多年前,这个词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种爱好者群体的统称。
笼统地说,furry控就是喜欢拟人化动物角色的人,也被称作furries,furryfandom,在中国群体内也自称为“毛毛”。而这些人聚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兽圈。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爱好或许部分包括了XP,但绝对不只是XP。
关于furry的覆盖面,或者不同形象的furry“浓度”几何,兽圈内其实有着相对清晰的划分,大致如下图:
严格来说,furry一般强调的是动物拟人化,因此讨论furry的一个大前提是,它首先得是个有着人类行为举止的动物。比如蓝猫淘气,虹猫蓝兔,朱迪尼克,米老鼠唐老鸭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furry。
而仍旧保留动物特征,只会说人话的动物不能算furry,比如迪士尼拍的“真狮版”《狮子王》。
以此为指导方针,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喜欢看《西游记》算不算福瑞控?这么说吧,如果你对猴哥情有独钟,那你可以算furry控,但如果你独爱八戒,那可能不算,因为八戒本质上是天蓬元帅的cosplay。
噢~大师兄,原来你是福瑞啊~
从广义上说,只要是喜欢这些拟人化动物角色的,都能被称为furry控。你磕《疯狂动物城》的cp,你是furry控;你喜欢梦奇,你是furry控;你觉得皮卡丘和索尼克应该是毛茸茸的,那你太TM是furry控了。
是不是有种福瑞控竟是我自己的感觉?转折来了!如果你想成为兽圈的一员跟大家一起愉快地谈论furry,成为一名被圈内人认可的furries,光凭喜欢还远远不够。
兽圈究竟是个什么圈?
线上看看图,扯扯皮,线下整整cosplay——这可能是大多数圈外人对furries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兽圈比这要复杂、生动,或许也有趣得多。作为一个合格的furries,你首先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兽设(Fursona)”,这将成为你行走兽圈的重要通行证。
指路“兽设吧”
线上交流,线下聚会,兽设是你在兽圈里呈现的样貌和行事标准。兽设通常以现实动物或传说动物为基础,对尾巴、爪子、发型、耳朵等部位进行调整而成,如有需要,你甚至还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性格特征甚至角色背景。
整个流程大概就像《模拟人生》的居民捏脸环节
你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都无所谓,兽圈之中兽兽平等,你想成为怎样的兽就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在这里重新打造自己。院办觉得如果自己也做一个兽设,大概率会打造一个与现实中的自己截然相反的形象——虎头凤尾狮鹫兽,外向健谈交际花。
可能大家多少都有些这样的想法,兽圈聚集了不少在现实中看起来较为弱势的人。兽圈用以自嘲的“十兽九基”也并非空穴来风,由于包容性巨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LGBTQ群体都是furries的主力军。
根据furscience在2020年的国际在线调查,LGBTQ人群可能占到了兽圈的百分之70以上
完成了兽设之后,你可能还需要几幅兽设图让自己构想的形象更加清晰。与其他亚文化圈差不多,兽圈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分工,帮同好画兽设图的画师,以及产粮的“太太”,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员。
reddit上各种各样的兽设图
整完了兽设图,你可能也就“不想当人”了。 于是久混兽圈又有闲钱的furries,多半会给自己安排一套兽装(Fursuit)。
兽装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它并不是cosplay,因为它完全根据你自己的设定制作,穿上兽装等于是成为了你自己创造的角色。也由于私人订制的理念,兽装往往价格高昂,急头白脸一套兽装下来,怎么也得有个大几千上万的。
闲鱼上定制兽装的卖家
如果你想升级点“赛博装备”,预算甚至还得往上提一提。 比如伦敦大学的设计学教授安德鲁·肖本(Andrew Shoben)为furries制作的义体尾巴。
这位大哥因为人类没有尾巴这件事情扼腕惋惜
专门开了家公司制作电动兽尾 这款义体尾巴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控制,表达各种各样的兽类情绪动作,从发售至今已经卖出了几千条。
从头到尾,武装到脚趾和尾巴尖尖儿,你支棱的这一身大概就足够你获得兽圈的respect。最后,穿上兽装去参与兽展和兽聚,从线上走到线下,兽圈的整套“流程”这才算走完。
中国最大规模的兽展“极兽聚”,图源:微博“极兽聚”
从上面的这一整套仪式也可以看出,由于furry爱好的特殊性,兽圈其实很明显就是一个极度封闭的亚文化小圈子。
统治世界?furries并没有这种野心。但今年,随着梗图、互联网迷因的光速传播,福瑞控、兽圈、兽迷……这些名词出圈的程度、频次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与此同时,我们也留意到电影、游戏等大众娱乐作品,对这一群体的“照顾”似乎也正在迅速增加。 Furry从暗里着迷到登堂入室,仿佛一切都在兽圈的意料之外。
出圈的兽圈
按照以往的经验,亚文化的出圈总是离不开负面信息。 在欧美国家,furries一词其实早就在圈外呆着了,但这个名词常常会因为与嬉皮挂钩给人不好的印象。
相比之下,兽圈在国内的出圈算得上温和。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疯狂动物城》热播之时曾在国内引发过一次大规模的二次创作,这一轮二创热潮便形成了兽圈在国内的第一次出圈。
画师msitubeatz的《疯狂动物城》二次创作
而今年这次更大范围的出圈,则大致遵循着这个国度亚文化出圈的Z世代普遍逻辑: 一起偶发负面事件→添油加醋的二次传播→集体玩梗。导火线很可能是一名画师在微博上的公开吐槽。大致起因是他接下了一系列绘图单,需求是大尺度的兽人图,由于对方给的实在太多了,他只好一边骂着变态一边画完。
这样的事件一经传播,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便很轻易地将furry与奇怪的XP画上了等号。紧接着,类似“小心兽人控”、“furry控是吧”、“小心福瑞控”这样多少有些揶揄性质的梗就传遍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到现在,只要带点毛的生物都被叫成了furry,furry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变态化。当一个“新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对号入座、跟风玩梗的人便络绎不绝,误解与偏见随之而来。
结局我们也熟悉,兽圈这个群体很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事件而扩大,自以为是“福瑞控”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们看到相关作品的频率势必也将提高。
实在很难定性这究竟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但对于刚刚了解furry这个词的人来说,只要知道一件事情就够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需要找到自己现实的出口,有人选择了书籍电影,有人选择了游戏动漫,有人选择了furry,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