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改编影视在变好?不!是年轻世代的影响力在提高

小编游话说

作者:紫菜蛋花汤

发布于2024-06-27 17:03:34 +订阅

  前段时间,小编看了几集剧版《最后生还者》。虽然涉及的一些社会议题,国内观众不一定“感冒”。但不得不让人感叹它的细腻“笔触”。

  不仅是乔尔和艾莉,剧中配角——不论是对游戏中的形象,进行比较忠实的还原;还是对应的角色,仅仅充当一个改编原型。饱满的刻画,很轻易地就叫人共情他们的故事,揪心——他们的命运。

  “杀手里昂”式的公路片故事,在HBO的手中,简直成为一部“群像戏”。

  剧版《最后生还者》并非孤例,同样属于游戏影视化改变之列的《辐射》,播出后好评满满。后者甚至拥有故事上“改头换面”的原创性,这在以往,势必迎来玩家群体的争议,甚至反感。

  因为这些改动经常给人一种:编剧、导演不仅从没玩儿过游戏,更想拿个标题、设定阐述自己的“商业”理解。电影的瞄准的受众含糊不清,不像给玩家看的。

  但剧版《辐射》在内容的原创性,又大多建立在游戏内容的合理演绎之上。可以说,充分展示了创意,以及对玩家的尊重。

  为什么尊重?

  不同于漫威、DC这些漫画品牌,近百年来,深入欧美社会骨髓,营造的IP反响。游戏,相较之下,只是一个年轻的媒介。所以,这里有个关键:“受众”。

  “迄今”最赚钱的两部改编电影:18年的《狂暴巨兽》、19年的《大侦探皮卡丘》,前者的成功更多来源于“票房先生”巨石强森,和80年代的街机游戏IP关系不大(毕竟这电影的全球票房,中国贡献最多)。

  后者嘛,皮卡丘人人都爱,IP影响力远超游戏领域。

  游戏改编电影这个类别中,最赚钱的项目,与其说:其票房来源往往与“玩家”本身无关,“玩家”群体无力买单庞大的电影投资。不如说,电影业不相信玩家,不愿意面向玩家生产产品,更愿意将游戏,仅仅视为一种新奇好玩的流行“素材”。但这也有其合理之处。

  2001年,北美的主机游戏的营业总额,只有94亿美元,主机端卖得最好的游戏《GTA3》营业额也只有5千4百万美元。这一年最卖座的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总额是《GTA3》营业额的6倍。

  收入预期限制了投入,这致使游戏改编电影一直给人以“粗糙”的印象,更没有哪位商业大导演来趟玩家这潭“浑水”。

  在90年代游戏市场更小的情况下,情况只会更糟糕,那个年代最以流行面孔,游戏电影中获得影评人最高评价的是哪部呢?1995年的《真人快打》,Metacritic评分:60(截至今年,评价最高的游戏改编电影拿到了66分)。

  而这部《真人快打》的导演是谁呢?我们可敬的保罗·安德森,虽然他导演《生化危机》,在系列发展的过程中,方向越发“诡异”。

  但他也是这个领域不可多得的能人。哎!你们就忍忍他往电影里塞老婆吧,没别人啦!

  相较堪比“吞金兽”的超级英雄们,游戏改编电影,一直都是桩“赶不上趟”的小生意,难登大雅之堂。

  此前,已离职的联合创始人Dan Houser,便在受访时表示:高层曾多次想要把R星游戏搬上大荧幕,但都被他们回绝。

  原因之一:他们不想拿好好的游戏IP,去冒一个沦为“粗制滥造”的险。

  但为什么,《最后生还者》、《辐射》这样高制作、高投入的影视产品会突然出现,甚至游戏影视化改编,现已成为好莱坞的当下热门?

  这个原本被批“粗糙”的类别,今天有大量的立项消息传出?它们的主要受众,可基本只会是“年轻”的玩家。

  但玩家,如今已经不是一个小众的群体,甚至不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十几二十年来,游戏业界产值不断膨胀,“玩家”甚至可以被称为一个:国民社会群体。

       同时近两三年,由于特殊原因,游戏营业总额也快速上升,热钱也不断流向游戏产业。

  同时,如Amazon Prime、HBO Max这样的“流媒体”崛起。相较电影的传统受众形象,他们更积极地想要在“Z世代”身上打开市场。

  像Amazon Prime 出品的《黑袍纠察队》,其对新兴社会议题的涉及,甚至可以说是在“讨好”年轻受众。

  商业竞争激烈,公司们鼓吹差异化的策略,“Z世代”口袋里的钱又响得妙耳,自然将名为“资本”的水引向“游戏影视化改编”的盐碱地。

  于是,HBO出品《最后生还者》;于是,Amazon Prime出品《辐射》。更多的公司愿意供应玩家的需求,玩家,终于迎来公司们的尊重。

  毕竟在2600年前,小亚细亚半岛上,吕底亚落锤是世上第一枚黄金铸币,发出的细碎声中,这一切他们便已承诺——

  “Money……Money Never Changes……”

打开游侠APP查看更多精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