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操控我的思想?真正的本我又是什么?

游光掠影

作者:绿毛水怪

发布于2024-07-03 17:29:06 +订阅

  最近,在与亲友们聊到《魔法少女小圆》的过程中,我猛然惊觉已经很久没有触碰过虚渊玄(昵称"老虚")的作品了。这位曾经在我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创作者,不知何时竟悄然淡出了我的视野。

  而说到老虚的作品,其实相比于《魔法少女小圆》,我反而更喜欢另一部番。这也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经典老番——《心理测量者》。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里,《心理测量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yet引人深思的画面。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动画,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与恐惧。

  身处商业化泛滥的动画产业中,《心理测量者》无疑是一股清流。它不屈从于市场的浮躁,而是勇敢地探讨了诸多富有哲学深度的议题。在这个由西比拉系统主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命运似乎都被预先安排,但这种表面的和谐下,却隐藏着无数的矛盾与挣扎。

  在剧中,我们看到新晋监视官常守朱面对的第一个案件就充满了戏剧性。大仓信夫,一个普通人,仅仅因为一次例行检查就被系统判定为潜在犯。这个情节令人不寒而栗,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这个世界里,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在瞬间被彻底改变,而且毫无反抗的余地。

  大仓信夫的遭遇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我们如何定义"正常"?谁有权力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当一个社会将人性简化为数据时,我们是否真的获得了公平?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虚构的世界中,在现实社会中,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类似的伦理困境。

  槙岛圣护的出现更是将这个问题推向了高潮。他那永远纯净的色相与其危险的行为之间的矛盾,直接挑战了西比拉系统的合法性。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完全依赖数据和算法的社会真的能准确判断善恶吗?

  当槙岛揭露西比拉系统的真相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个所谓的完美社会实际上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这个情节令人联想到历史上无数次人类被虚假信仰蒙蔽的例子,比如中世纪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

  《心理测量者》通过这个设定,深刻地探讨了权力、信仰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当一个社会完全依赖于一个不透明的系统来做出所有重要决定时,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逐渐丧失。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死于25岁,葬于75岁"——他们在年轻时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欲望,剩下的人生不过是行尸走肉。

  这个主题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占据我们大部分注意力的今天,我们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是否也像剧中的人物一样,过度依赖某个系统来为我们做决定?

  《心理测量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提出了这些问题,还鼓励观众去思考。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看似完美的社会中,保持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心理测量者》的世界里,精神指数的"传染性"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innocence的脆弱性。剧中被挟持的无辜人质最终因精神指数飙升而被执行,这一情节令人震撼。它不仅展示了系统的冷酷无情,更反映了一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想: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个体可以被毫不犹豫地牺牲。

  这种"可能犯罪=必然有罪"的逻辑,与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社会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历史上的猎巫运动到现代社会中对某些群体的歧视,我们似乎总是倾向于为了"更大的利益"而牺牲某些个体或群体。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带来的伦理困境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提出的电车难题,当我们面临"牺牲少数拯救多数"的选择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抉择?更重要的是,谁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类似的困境。比如在公共卫生危机中,我们是否应该为了保护大多数人而牺牲某些人的自由?在经济发展中,我们是否应该为了整体进步而忽视某些群体的利益?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心理测量者》提醒我们,我们必须时刻警惕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集体利益"背后可能隐藏的不公与残酷。

  《心理测量者》中女主角选择成为公安的理由,折射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学问题:我们如何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在这个越来越强调个人主义的时代,paradoxically,很多人却失去了做出真正个人选择的能力。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抱怨自己的处境是被迫的结果,但正如笛卡尔所言,这可能只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

  真正的自由,不仅仅是摆脱外部束缚的自由,更是做出选择并为之负责的自由。女主角选择成为公安不是因为外部压力,而是因为她在这个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这种选择反映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意义的降临。

  这种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重要。无论是选择职业、生活方式还是人生伴侣,我们都应该努力寻找那个"非我不可"的理由。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只有当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心理测量者》的世界里,王陵牢一的悲剧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价值逐渐消散的残酷现实。这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未来,而是我们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

  技术的进步本应该是解放人类的工具,却paradoxically成为了束缚我们的枷锁。我们的计算能力因依赖计算器而退化,我们的体能因过度依赖交通工具而下降。更可怕的是,这种退化不仅仅停留在身体层面,还延伸到了精神层面。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容易被标签化和物化。女性被塑造成"贤妻良母"的模板,男性被要求成为"成功人士"和"顶梁柱"。这些社会预设的角色就像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牢笼,将人们的个性和潜力牢牢禁锢其中。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曾说:"人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有无数的选择,但这些选择往往是被预设好的,我们只是在既定的框架内做出"选择"。真正的自我,那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失,被社会期望和他人眼光所取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在追求所谓的"成功"和"幸福"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已经多次杀死了真正的自己?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个最初的、最真实的自己想要什么?

  柏拉图的"肉体是灵魂的牢笼"这一观点在《心理测量者》的世界里有了新的诠释。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不仅肉体可能成为灵魂的牢笼,技术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牢笼"。

  人类对技术的态度一直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渴望通过技术来突破生理极限,延长寿命,增强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过度依赖技术会导致人性的丧失。这种矛盾在《心理测量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可以通过系统来量化和管理精神状态,但这种管理本身是否已经侵犯了人的本质?

  "特修斯之船"的悖论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表达:如果我们不断地用技术来"修补"和"增强"自己,那么何时我们才不再是"我们自己"?更进一步,当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甚至决策过程都被技术所影响和塑造时,我们还能称之为真正的"人"吗?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它提醒我们需要警惕技术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异化。我们需要思考,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如何保持人性的核心价值?如何在利用技术的同时,不被技术所奴役?

  在《心理测量者》的世界里,危机成为了揭示人性本质的关键时刻。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言:"人是在极限情况下显示其本质的。"当面对生死抉择时,一个人的真实追求和本性才会真正显露无遗。

  然而,在西比拉系统的统治下,人们似乎失去了面对内心阴暗面的机会。传统上,人类通过认识并克服内心的残暴倾向来培养良知、理性和善意。但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再需要自律,而是依赖机器来维持表面的平静。这种"心灵纯净"是否真的代表了人性的提升,还是反而导致了某种程度的退化?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曾警告过"液态现代性"带来的道德麻木。在《心理测量者》中,我们看到了这种麻木的极端表现:面对街头杀人事件,人们竟能冷漠地拍照。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现实世界中的类似现象,如社交媒体上对悲剧的冷漠分享。我们不禁要问:技术的发展是否正在侵蚀我们的人性关怀?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思想拟子"理论,在《心理测量者》的世界中找到了新的诠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思想是否真的是我们自己的?还是仅仅是被精心设计的信息流所塑造的产物?

  这个问题在西比拉系统的统治下变得尤为尖锐。系统不仅控制了人们的行为,更深入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的观点和判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源于自己的独立思考?

  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权力无处不在。"在信息时代,权力的运作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A通过精心设计的信息输入来影响B的判断。这种"软性操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从商业广告到政治宣传,我们的思想正在不断被外部力量塑造。

  尼采的名言"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在《心理测量者》中找到了新的含义。面对社会的异化和思想的污染,我们是否还能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是否还能在冷漠和麻木中保持人性的温度?

  槙岛圣护对阅读的看法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认知的方式。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深度的、反思性的阅读。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更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测量者》通过其独特的世界设定,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性和思想面临的诸多挑战。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同理心、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面对内心阴暗面的勇气。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来源,警惕那些试图操控我们思维的外部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对世界和自我的清晰认知。

  就像我特别喜欢的一个up所说的,互联网是会把人逼疯的。

打开游侠APP查看更多精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